去年7月份撤回增发方案的黄河旋风(600172,股吧)(600172)3月29日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5.71元/股定增不超过1.8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67亿元,其中68022万元投向超硬材料表面金属化单晶及高品质微粉产业化,23680万元投向超硬材料刀具生产线。
产业链的延伸,支持业绩持续增长
黄河旋风是国内最早专注于超硬材料的研发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企业,长期致力于超硬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公司是国内规模的人造金刚石生产企业之一;产能约30亿克拉/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公司的目标是打造"全球品种最齐全的超硬材料生产商",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极少数产品类别齐全的超硬材料及制品制造商,可以向客户提供产品类别、规格齐全以及性能稳定的各类超硬材料及制品,包括超硬材料单晶及制品、立方氮化硼及制品、金刚石聚晶及制品以及超硬材料制品辅助材料。在这条路上公司较为出色的完成了经营计划。
无论国内经营环境如何,公司在近5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增长的好成绩,从2009年至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8亿元、8.21亿元 、10.19亿元 、12.55亿元 、15亿元 ,分别增长37.29%、24.11%、12.08%、19.52%;净利润分别为2,988.98万元、6,756.67万元、13,082.19万元、17,107.54万元、20,954.95万元,分别增长126%、193%、30%、22%。更可喜的是,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的幅度往往高于同期营收的增长幅度。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13年豫金刚石(300064,股吧)与四方达(300179,股吧)的业绩均有下滑的情况下,黄河旋风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15.56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9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2.83%。公司董秘杜长洪介绍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延伸密不可分。
不断增强主业行业地位
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2013年主导产品超硬材料业务销售增长达20.86%;其二、募投项目金属粉末和超硬复合材料产品分别增长42.47%和45.15%。而且这几项产品的毛率利都比较高,超硬材料为31.58%、金属粉末39.98%、超硬复合材料39.31%,去年公司的超硬材料已占主营收入的80%,公司能够取得增收更增利的好成绩,与公司在产品上向高毛利率倾斜密不可分。
按照公司的目标,此次增发的重头戏就是超硬材料表面金属化单晶及高品质微粉产业化项目,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超硬材料表面金属化单晶、高品质微粉、金刚石破碎料的20.77亿克拉的年处理能力,项目毛利率依然比较高为34.08%,预计新增净利润11,448万元。
多年以来,公司致力于超硬材料单晶及微粉制备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已在高温高压合成装备合成工艺及超硬材料单晶微粉制造方面获得了“六面顶压机结构”、“纳米级氧化铁黄颜料的制备方法”、“金刚石微粉整形球磨机的钢球配比方法”等多项发明专利。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升超硬材料的销售收入,进一步巩固主业。
据悉,超硬复合材料的主要用途有四类:石油天然气钻头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煤田矿山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聚晶金刚石高品级拉丝模坯和刀具用聚晶金刚石/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2009年全球石油天然气钻头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市场容量约为100亿元人民币、矿山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超硬复合材料刀具市场容量为100亿元人民币。虽然目前市场主要被DI公司、日本住友、元素六等国外厂商占据,但随着国内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成本的快速下降,国内超硬复合材料企业有望受益于超硬复合材料的进口替代以及超硬复合材料对传统硬质合金的替代。
此外,公司还向产业链延伸,超硬材料刀具具有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和加工质量好等特点。传统加工领域的技术升级对超硬材料刀具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往的硬质合金刀具、白钢刀刀具正逐步被超硬材料刀具所代替。建筑、建材、机械、汽车等领域对于超硬材料刀具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电子、信息、光伏和光学等行业的新需求不断涌现,超硬材料刀具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由于公司不断在产业链上的延伸,对机械设备需求量比较大,并且公司对机械设备工艺的特殊要求,近年来公司的预付款高于行业水平,但这也体现了公司工艺的独创性。